电话:13378657020
邮箱:3045576844@qq.com
传真:0755-84696656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华南发展中心25层
改性温度与超细氢氧化铝的活化指数呈正相关的关系。改性温度在 50℃~80℃范围内,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其中钛酸酯/硬脂酸较复配改性的变化较明显,这是因为钛酸酯的熔点较其它两种偶联剂的低,此温度范围内钛酸酯能较好的熔化,因此其与样品粉体能较好的反应,所以此复配改性剂改性的粉体的活化指数较大。当改性...
复配改性剂用量作为自变量增加时,因变量超细氢氧化铝的活化指数也随着增加,活化指数在复配改性剂用量为 0.75%~2%的范围内达到 90%以上,当改性剂用量增加到 2%时,各复配改性剂的改性剂效果均达到最好,其中改性效果较好的是钛酸酯/硬脂酸复配改性,其改性后粉体的活化指数达到99.5%,另外两种复配改性剂的改性效果基本接近...
从改性温度对三种改性剂改性超细氢氧化铝粉体活化指数和吸油值的影响中,改性时间与三种改性剂改性超细氢氧化铝的活化指数的关系由相关实验可知,三种改性剂改性的粉体活化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时间较短时,钛酸酯和硅烷的活化指数值较小,这是因为时间较短,二者与改性粉体的接触不充分,没能进行完全的反应,...
超细氢氧化铝的活化指数随着改性温度升高而增加。当改性温度处于 50℃~70℃的区间上时,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大幅度上升。这是因为钛酸酯偶联剂的熔点较低,改性温度>55C后,改性剂可较好的熔化,进而与超细氢氧化铝能较好的接触,温度较高反应较完全。改性温度介于 70C~80C之间时,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上升缓慢,在 80℃时...
改性超细氢氧化铝的活化指数随着钛酸酯偶联剂用量的增加而上升,这是因为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改性剂分子逐渐包覆在超细氢氧化铝的表面上,在当钛酸酯用量达到 2%后,活化指数较大且增长缓慢,用量为2.5%时,活化指数升高到 95.3%,改性效果达到最好,说明超细氢氧化铝与钛酸酯反应完全,其表面已被钛酸酯偶联剂 完全包覆...
当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较低,这可能是改性剂与粉体表面接触不完全造成的,氢氧化铝改性效果与改性剂和粉体的接触面积有直接影响。在转速低于 600r/min 时,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随着转速的提升而增加,在转速为 600r/min 时,改性效果最优,活化指数达到最大值 90.4%,继续增加转速,活化指数改变不明显。当转速>700r/min 时...
改性超细氢氧化铝粉体的活化指数随改性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改性时间<20min 的区间上,随着改性时间的增加,活化指数的上升幅度较大,但活化指数的值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改性时间较短,未能反应完全,部分样品不能漂浮于水面。当活化指数达到最大为 90.4%时,改性时间为 20min,说明此时超细氢氧化铝被硅烷偶联剂完全包...
有关超细氢氧化铝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影响,当偶联剂用量为1.5%、搅拌速率为 600r/min 的条件下,改性为20min,通过改变改性温度,来探究改性温度对偶联剂改性超细氢氧化铝吸油值的影响。当改性温度介于 50℃~70℃之间时,活化指数上升较快,在 60℃以下时,由于未能达到改性剂的熔点,改性剂与超细氢氧化铝反应不完全大部...
通过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铝粉体,并通过 XRD 图谱的分析比较各制备工艺条件对其微结构的影响,并确定用此方法制备 ATH 的最佳工艺条件本章第二部分选取三种偶联剂,硅烷、钦酸醋、铝酸醋,通过单一偶联剂改性的方法,运用实验手段分别使其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分析表征改性效果的各指标,确定每种改性剂的...
通过研究用十澳二苯乙烷聚磷酸胺、钦酸酷偶联剂和磷酸醋对氢氧化铝粉体有机改性,通过差热分析、能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并对各改性剂改性效果进行比较,得出,钦酸酷和磷酸酷有机改性后的效果最好,活化指数高达 90%以上,在经硅烷偶联剂进行复合改性后,其初始温度提高到了 350℃。有学者用硅烷系列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