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378657020
邮箱:3045576844@qq.com
传真:0755-84696656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华南发展中心25层
有学者认为提高合成温度有利于合成氢氧化镁晶粒的长大,吴会军等也认为,在加料的瞬间,温度对溶液的过饱和度(氢氧化镁的理论生成量与溶解度的差值)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合成的氢氧化镁样品的粒径,在加料的瞬间,温度越低,溶液的过饱和度越大,越有利于晶核的形成,致使产物的粒径变小,反之,升高温度后,溶液的过饱和度降...
对于非导电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镁等,在利用扫描电镜进行直接观察时,会产生严重的荷电现象,影响对样品的观察,因此需要在氢氧化镁表面蒸镀导电性能好的如金等导电薄膜层。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荷电现象,还可以减轻由电子束引起的氢氧化镁表面损伤;增加二次电子的产率,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并可以掩盖基材信息,只获得表面信息。...
评价粉体表面改性效果的方法,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一、间法间接法就是通过检测改性后粉体的使用效果,来评价其表面改性效果。如:对于改性后的水镁石粉体,可通过测试加入水镁石粉体后的聚合物(如PP、PE、PVC)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弯曲和剪切强度、抗压强度、刚性和硬度等)、加工性能、阻燃性能(氧指...
使用氢氧化镁做阻燃剂又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阻燃效率较低,从而要求较高的添加量;二是其表面亲水疏油,在有机高聚物中难以均匀地分散。因此,用水镁石粉体填充聚合物材料时,聚合物材料的其它性能(如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严重恶化。为提高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研究者们主要从氢氧化镁结晶情况粉体粒度、表面改性等方面进行...
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有学者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试与中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
有学者根据相关实验数据,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了在正向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逐渐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体规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比较了减压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
高分子合成材料发展极为迅速,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电气、化工等领域,但合成材料一般易燃,近年来,由聚合物材料着火所引起的重大火灾呈上升趋势,聚合物材料的阻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阻燃剂的发展与应用显得十分重要!阻燃剂按化学成份可以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两大类2]有机阻燃剂又分为磷系和卤系两个系...
目前国内氢氧化铝用量较多,但随着高聚物加工温度的提高,氢氧化铝因分解温度低将导致其阻燃作用大大降低,氢氧化镁较氢氧化铝具有如下优点:氢氧化镁热分解温度高达 350℃,比氧化铝分解温度高于100℃,故有利于塑料加工温度的提高,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氢氧化镁分解能高,有利于吸收燃烧热,提高阻燃效率;氢氧化镁...
高聚物在空气中燃烧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物质受热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产物;此可燃产物在空气中燃烧;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使固态物质或熔融态物质继续分解,并使燃烧持续。如使上述三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数个中止,即可使材料获得阻燃性,通常通过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或中断热交换等机理来实现。被阻燃的基体材料中加入相当量的阻燃...
研究表明使用低分子量表面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进行疏水改性很有效,但低分子量改性剂的疏水链较短使得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一些要求较严格的聚合物中的应用受限。通过将聚合物接枝到氢氧化镁表面上进行表面改性,是一种改善其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分散性和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学者用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在...